從精神醫學與腦科學來看,「獎賞通路」是從大腦深處由多巴胺神經元組成的腹側被蓋區(VTA),通過神經纖維與依核(NA),和前額葉皮層(PFC)互相聯繫。在受到刺激時(如上網、使用毒品、口渴飲水、性愛交歡、做善事等行為受到肯定時),該通路便被啟動,個體就會產生想「再來一次」的愉悅感而上癮。以馬斯洛人類需求金字塔來檢視,網路滿足了各階層的需求,如網路遊戲就提供上網者歸屬感。
楊醫師建議,應加強個案多元化人際關係的建立與溝通技巧,並規劃生活目標與學習時間,取代網路成癮的行為模式,尤其父母應提供孩童在適度的約束中保有自主,如電腦可擺設於家中較公開的地點,而父母也應增進對電腦的瞭解,才能實際並有效介入。
王智弘:家庭、教育、企業、政府需多管齊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王智弘教授,在輔導策略上提出「覺、知、處、行、控、追」六階段處遇模式,引導個案覺察自己過度依賴科技與網路的心理問題,並以替代性活動,增加當事人轉而從事其他正向行為的吸引力,降低現實生活的推力(如家庭感情不睦)與網路經驗的吸力(上網得到的愉悅感)。後期則逐步降低上網時間,並持續追蹤。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讓當事人找出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力量。
政府相關單位方面,他建議可學習韓國政府對抗網路成癮的作法,整合各部門的力量,成立網路成癮戒治中心、於軟體中強制設置防沉迷機制等;至於科技通訊產業,他笑稱遊戲公司應投注資金,成立在國外已然成型的「贖罪基金會」,對成癮現象研議改善措施,善盡社會責任。
邱靖惠:網路安全是兒童應有的權利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研究發展處邱靖惠組長從臺灣現行兒少法對兒童的網路規範談起。她舉例,從兒福調查資料顯示,曾因網路離家的孩童都接觸過某特定聊天室網站,故網路媒介必須有積極的防護機制,而非僅詢問網路使用者是否已成年等消極作法。
現階段臺灣孩童接觸與使用3C手機和網路社群的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她建議,應將網路資訊規範提升至最高層級,並用認證的方式逐層解除觀看限制,避免兒童輕易接觸到不良資訊。她也建議政府學習其他國家對網路使用的規範與個人資料的保護措施,例如可使用自然人憑證或手機加密來強化網路安全、改革只有被害者才能報案的網路霸凌現象之相應法規等。
胡海國:科技無法取代人心的聯繫
「若過度使用3C產品且受其擺佈,就等於沒有好好保養自己的頭腦,精神健康問題就會產生;唯有適度使用,才能享受科技之善、豐富生命。」臺灣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教授、精神健康基金會胡海國董事長表示,豐富的文化蘊涵並不是科技工具的功能可取代的,從人類演化歷程與腦部結構來看,能夠增加人類存活的有利條件就是好的,因此人們應持續學習有益的事物,強化大腦神經元連結以增長智慧,提升腦力。
胡海國董事長並於總結時建議,在面對3C科技之技術與產品將越來越多元化的未來,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態度,善用這些新科技帶給我們生活中的便利,並注意不被其所囿外,更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溫暖與感動,是永遠不被高科技所取代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