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4
「心靈海嘯」襲捲臺灣社會,近300萬人欠缺心理韌性!
精神健康基金會2012年度精神健康指數調查,首次針對「心理韌性」為主題,於2012年12月4日舉辦發表記者會。本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精健指數調查召集人楊聰財醫師與邀請知名演藝團體SHE中Selina的父親,任明廷先生出席,分享他陪伴女兒度過人生低潮的經驗。
近半數民眾「不認為將來會更好」
自2002年起本會執行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發現,社會與經濟狀況對國人身心影響有直接關係:2008年適逢金融海嘯,全國得分為80.1分;隨景氣逐年復甦,精神健康狀況回穩,然而今年分數驟降至81.6,可以「心靈海嘯」比擬。
此次調查以國內1108位20歲以上的成人為對象,於四大面向進行調查,分別為心身健康、生活掌握、家庭健康、個人價值,而其中「心身健康」從2010年的82.3分跌至79.3分;「生活掌握」則從83.8分跌至81.6分。至於在「生活掌握」面向上,更有高達43.4%的人表示「不認為將來會更好」。而「家庭健康」是所有面向中的最高分。
今年調查首度針對「心理韌性」深入分析,包括「個人在面對無法預料的事情發生時,會如何處理」、「能不能夠相信自己的判斷和決定」、「遇到困難時用什麼態度面對」、「遇到個人問題時如何解決」等,發現約95萬人屬於「低心理韌性」。值得慶幸的是,分析後發現若此題項得分愈高,整體精神健康得分就愈高,顯示只要掌握心理韌性的提升技巧,精神健康即能改善。
任爸:陰影背後,終有陽光
知名星爸任明廷先生以女兒Selina拍戲遭燙傷為例,強調家庭是永遠的避風港,可幫助人撫慰心靈。當時任爸與全家人讓Selina在滿滿的愛與支持中復健,才沒有因此掉入憂鬱的泥沼中。
他也坦言中年失業時,有過自殺念頭,後在親友鼓勵下走出人生陰霾。兩年前女兒受傷時,他的父親更同時呈現病危狀態。回想種種不順遂,任爸說遇到逆境時,更要勇敢面對挑戰,才能不為困境擊敗。「有些人面對陽光時,擔心後面的陰影;我喜歡反過來說,也就是不要擔心眼前的陰影,因為身後終會有一道陽光出現的。」
增強心理韌性,樂觀迎來幸福
召集人楊聰財醫師指出:「透過掌握個人生命的意義維繫良好的家庭關係,相信對個人的精神健康提升,具有正面及安定的作用。」楊醫師也建議民眾透過本會出版的《精神健康風向球》,定期檢測個人精神健康。
幸福的要件為:「身體有活力、明天會更好、人緣好相處、成就與身分滿意、富有意義」。胡海國董事長建議民眾在悲觀氣氛下,更應維繫良好社區與家庭關係,或透過閱讀本會出版書籍、參與交流,獲得心靈支持;人生困境難免,不如將之視為訓練正面思考能力的操練機會,不需過度悲觀,就能安然度過這波心靈海嘯。
2012.9.22 提升心理韌性,面對挑戰與挫折
●主講:楊聰財 (精神健康基金會會務委員、楊聰才診所院長)
當您看見半杯水,可能會有兩種想法:「杯子只剩半杯水了」或「杯子還有半杯水」。這兩個回答各代表正向與負向的思考模式。楊醫師常聽到病患回答前者,並接著引發「為什麼我只有這麼少水?」等忿忿不平的想法,這種負向思考充斥在腦中,就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功能。
古語有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要如何讓自己有正面思考,是人生可以修習的最高境界。「杏仁核」存在大腦的邊緣系統中,被稱為恐懼中樞的它,就像腦中的警報器,當遇到危險時即釋放訊息,讓我們有安命保身的本能。
深層邊緣系統也包含海馬迴、乳狀體及扣帶回繞組織,且皆與情緒反應有關。杏仁核旁的海馬迴被稱為「記憶中樞」,當被壓力干擾時,會釋放一種荷爾蒙,讓我們輕則失憶,重則失智。而邊緣系統過度活躍時,就會使人缺乏幹勁、自尊心,充滿罪惡及無助感。所以若要做好理智與感性的平衡,以有效掌握事務,首先要保持正向思考,第二就是讓情緒系統正常運作。
透過運動增強大腦功能,是楊醫師最鼓勵的方法。運動能釋放多巴胺,提升我們的活力,並同時產生血清素、讓我們可以做出即時反應的新腎上腺素、減少煩躁的腦內嗎啡等。維持每週三次,每次30分鐘,心跳每分鐘130下的運動習慣外,桌球也是可以帶動全身及訓練快速反應的運動。
情緒系統是演化的結果,喜怒哀樂等面部表現,都具有生存價值意義—「悲傷」其實給我們很大的情緒緩衝功能,該表情可有效引起同情、獲得協助之外,還可以將注意力轉往內在,並在這段強迫性的短暫休息(time-out)中慢慢適應新生活。
哀傷的情緒並非是永久的,複雜的腦使我們擁有自動復原機制,讓我們即使經歷極大哀傷,仍可正常反應情緒。研究者柏南諾(George A. Bonanno)和肯特納(Dacher Keltner)從剛失去親友者的臉部表情分析發現,他們即使哀傷,但當感到愉悅而笑出來時,以觀察臉部肌肉作為自然笑容準則的杜鄉氏笑容(Duchenne expressions)比對後,發現那些笑容竟都是發自內心的。這種天生「笑得出來」的復原能力,讓我們即使心情低落,還能以微笑的心境向前走,這是對自己及身邊的人具有正面影響的。
急性壓力疾患ASD(Acute Stress Disorder),及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分別在經歷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短、長期無助與恐懼症狀。然而我們也從美國一位戰爭中殘障仍樂觀度日的女性準將之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經驗,發現維持兩個信念的重要:「苦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及「每天都感謝自己還活著」。
我們一生中會面臨很多人的離去,而感到悲傷,但我們不應該停止腳步,而是要與身邊的人一起積極向前。只要找到好的紓壓方法,並且進行如運動等非藥物方式培養心理韌性,則本身的生理功能即足以面對創傷與悲傷。最重要的是身邊要有陪伴,像是人們常說的「老友、老狗、老伴」,都可以給予我們心理復原莫大的幫助。
|